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5-14
自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开展以来,靖宇县纪委积极行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教育整顿导向,狠抓队伍作风纪律建设,激发和提升队伍正能量。
典型教化 为干部“照镜子”
以党章为镜,注重思想教化。党章是党员干部行动的一切指南,是行为标尺,激励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紧紧围绕“公与私、对与错、荣与辱界限”专题进行广泛、热烈的讨论,坚定为纪检监察事业奉献的理想信念。以杨靖宇精神为镜,教育纪检监察干部不忘本、不忘根、不褪色、不变质,忠于纪检监察事业,廉洁为公,勤奋进取,一心为民解难、为民服务。以典型为镜。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学习焦玉禄、杨善州、兰辉等先进事迹,用先进人物的精神和事迹“照一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查找差距和不足,从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自我境界,不断增长服务群众的本领。以廉政准则为镜。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增强廉洁意识,时刻用党内廉政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每做一件事情前都要问问自己合不合法规,该不该做,应该怎样做,将自身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学法、用法、守法的模范,自觉与一切不法行为作斗争,坚决捍卫法律尊严。
完善制度 为干部“正衣冠”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了在全县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干部形象,县纪委完善和制定了七项工作制度,即《靖宇县纪检监察机关接待制度》、《靖宇县纪检监察机关财务管理制度》、《靖宇县纪检监察机关车辆管理制度》、《靖宇县纪检监察机关办公楼安全与卫生管理规定》和《靖宇县纪检监察机关常委值周考勤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创新运行办法》、《靖宇县纪检监察干部十条禁令》。配套制定系列惩罚措施。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县纪委规定了“两个不定期”和“三个到位”制度。两个“不定期”,值周领导对机关干部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和办公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周不少于2次;“一把手”对值周领导制度执行情况不定期抽查,发现工作不严、不实、不负责的,追究值周领导责任。三个“到位”即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值周领导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去向追踪要到位、向科室负责人核实要到位、干部本人确认要到位。同时,填写好《值周考勤记录表》。
教育培训 为干部 “洗洗澡”
为了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能对纪检干部从心理上起到震撼作用,能入耳入脑入心,起到一种净化心灵、坚定信念,筑牢思想,转变作风的效果。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练脑”。委局机关制定了“室主任领学”制度和“双周学习”制度。即由委局领导和室主任将自己的工作业务和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每双周的周三下午作为委局机关干部的学习日,带领机关干部学习各项业务知识,达到即练脑又练业务的效果。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洗脑”。县纪委组织全县纪检干部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到靖宇县廉政教育展馆接受红色廉政教育,发挥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抗联密营等革命遗址、遗迹的教育功能,切实提高纪检干部及党员干部主动服务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升政治觉悟和廉政意识。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净脑”。在全县范围内收集关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勤政廉政方面的漫画、书法等文艺作品,并组织纪检干部和全县党员机关干部参观学习,营造廉荣耻贪,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拓宽监督 给干部“治治病”
完善社会监督。县纪委采取五种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在社区和乡镇搭建了40个“社情民意箱”,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县群众路线领导办公室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公开了信访投诉和举报电话;散发千余张“十条禁令”宣传单,公布了投诉举报方式和受理途径;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信访投诉举报方式和投诉举报处理情况;在县纪检监察网站上公开了纪委书记的电话和邮箱,开通了干部监督举报热线。加强内部监督。实行双向考核机制,即县纪委监察局对基层纪委进行考核考评的同时,基层纪委也要对县纪委监察局各机关室进行民主考评,这就形成了上下互相监督的互动机制。出台“十条禁令”规范干部行为。县纪委制定和出台了“十条禁令”,从十个方面约束纪检干部的行为,配套制定了举报方式和处理办法。将“十条禁令”制作成册,发放到全县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手里,还印制了千余张“十条禁令”宣传单,发放到群众和党员手中,提高对纪检干部行为的监督力度。(靖宇县纪委宣教室 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