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4-13
翻开吉林省纪委监察厅编写的《忏悔录》警示教育读本,认真阅读书中一例例触目惊心的典型警示案例,给我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和精神洗礼,我不仅为腐败者的沉沦感到痛心疾首,更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做到清廉为官、廉洁从政,就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法纪意识,自觉接受监督,把好“三关”。
一是以案为鉴,始终把好“思想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忏悔录》中蔡豪文、陈建设、胡玺贤等人背弃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宗旨,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踏上了不归之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以《忏悔录》为鉴,为自己敲响防微杜渐、敬畏法纪、敬畏人民的长鸣之钟声,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补足理想信念精神上的“钙”,牢记“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的道理。在工作生活中,要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时时保持平和的心境,在名誉、职位、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真正做到慎微、慎欲、慎独,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以身作则,始终把好“权力关”。权力是把双刃剑,既有公的一面,又有私的一面。如果正确运用权力,可以用来有序控制和科学管理社会,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相反,如果权力被滥用,就可以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于社会,贻害于人民。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通过阅读《忏悔录》,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分权力,十分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我应该时刻以身作则——依法用权,不行使违反党纪国法的权力;廉洁用权,不行使徇私谋私的权力;按职用权,不超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范围;以德用权,不超越权力行使的道德标准。不负民意,不违初心,这既是对人民、对党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三是克己奉公,始终把好“清廉关”。古语云: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廉”字是立身之本,“清廉”更是老百姓对官员最高的褒奖。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更应该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坚持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好形象,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与此同时,作为一名乡镇纪委书记,我不仅要把好自己的“清廉关”,更要从严管理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纪律教育,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提醒和约束,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把好龙泉镇党员干部的“清廉关”。
(来源:靖宇县龙泉镇 作者:宋士伟 审核:李瑛 编辑:张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