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4-13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警示教育读本《忏悔录》一书,这本书将违纪违法者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的心理动机和思想根源昭然天下,通过他们痛彻心扉的忏悔,真实再现了他们身陷囹圄后发自内心的反省,深刻剖析了他们逐渐走向腐败堕落的心理路程和犯罪轨迹,以案说纪,以案明法,给人以强烈的思想震撼,让我心中颇有感触和深受教育。
“一日得失看黄昏,一生成败看晚节”。有一些违纪违法者工作近30余年的时间,面对市场经济,面对各种诱惑,面对权力,没有守住最后一道防线,晚节不保,从而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究其原因是他们在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面前,理想信念动摇了、廉洁自律意识没有了,让他们在权钱面前失去了党性原则,扭曲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触及了法律的“高压线”,跌入了犯罪的深渊。
“纪律是铁,纪律是钢,谁碰谁受伤”。有一些违纪违法者由于一味地满足私欲,忘却了当年吃苦耐劳的工作干劲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认为反正再苦也熬过来了,升迁也无望了,可以把党的纪律抛在脑后了,这种打“擦边球”的侥幸心理最终使他们掉进了犯罪深渊。
“欲求廉洁,必先崇俭朴”。他们曾经也都是善良、诚实、正直的人,大都出身于农民家庭,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身居要职。但随着职务升迁,权利的增长,他们对自己放松了学习和要求,欲望不断膨胀,随着欲望的不断膨胀,他们也一步步迈向了高高的铁墙,最终沦落为阶下囚。
因此,我们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忏悔录》为鉴,对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将欲望关进笼子里,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的幸福,常怀律己之心,克勤克俭,永葆简朴、清正的本色。要与本职岗位相结合,从本职工作的点点滴滴做起,甘于平凡、耐住寂寞、踏实工作、任劳任怨、心系百姓、为民谋利、创新进取、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一是加强党性锻炼。要坚持不懈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必修课,不断增强宗旨意识,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二是树立以民为本、群众利益至上的思想。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名,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多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的事。三是克服浮躁心态。浮躁是现代流行的一种顽疾,心浮气躁难成大事,浮躁的人容易意气用事,容易急功近利,只想投机取巧,产生价值迷失。要戒除“浮躁”症,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和成功观,心平气和,摆正心态,深入剖析“虚、懒、松、浮、庸、软、散、奢”八个方面的问题。四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要以身作则,保持平实简单之风,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花好每一分钱,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质。五是时刻绷紧“清廉”这根弦。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守住思想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时刻警惕腐朽衰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腐蚀,不断增强本身的免疫力,防微杜渐,拒腐防变。坚持按规章办事、按程序办事、按原则办事。对群众提出的要求,能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解释清楚,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来源:县财政局 作者:陈忠亮 审核:李瑛 编辑:张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