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4-10
省纪委、监察厅选取近年来省内外典型案件,在对违纪违法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编辑《忏悔录》警示教育读本,通过贪腐分子的忏悔,真实再现了他们身隐囹圄后发自内心的反省。读过之后,感慨颇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具有深远意义。
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淡化甚至丢掉了忧患意识,缺乏危机感和使命感,观察、思考问题目光短浅、思想狭隘,乐于粉饰太平;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经不起诱惑,甚至走上了歧途和犯罪道路。
譬如,有的对党失去信心和信仰,思想和言行与党的宗旨和要求背道而驰;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有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自恋自负,盲目乐观、固步自封;有的意志薄弱,奢侈腐败;有的不思进取,报喜瞒忧;有的囿于眼前,不顾大局,无视长远;有的面对严峻形势无动于衷,看不到差距,看不到问题,掩盖矛盾,害怕困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如果我们不抓紧解决,而是任其滋长蔓延,就有可能使我们党在新中国60多年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毁于一旦。因此,我们务必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下大气力解决。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把忧患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当中,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常怀忧患之思,常砺复兴之志,常念人民之托;要把忧党之心,转化为兴党之责,落实为兴党之行。要练就过硬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识民情,体民意,解民忧。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守为官之德。经常走进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经常深入群众中间,倾听百姓心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上级领导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的领导干部应慎交良友,广结良贤,做到小事自律,防微杜渐;常怀知足感恩之心,永葆廉洁从政本色。
(来源:靖宇县环保局 作者:王鸿博 审核:李瑛 编辑:张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