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8-11
翻着一本本规范有序的卷宗,看着荣誉室里一块块耀眼的奖牌,听着群众的赞许声,走进靖宇县纪委你会被这里的廉洁、高效、务实的作风所感动:2015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58件(次),立案167件,其中,乡科级要案29件、万元以上大案35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49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一组组精确的数字,充分彰显出一年间该县纪委一年来工作的显著成效。
廉洁自律: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廉政是勤政的前提。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需要有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作保障。县纪委把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积极构建廉洁文化氛围,借助信息化载体和网络,在县纪委纪检监察网站、官方微信、官方蓝信上建立了“廉之声、廉之思、廉之韵”网页。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统一了全委局干部思想,激发了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全委局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形成了“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风尚。
创新推进委局廉洁文化建设,在办公大楼内,坚持“以文育廉、以画倡廉、以史鉴廉”为设计思路,精心设计了95块精美的字画展板,精心打造了别具特色的“廉韵”主题文化。把廉政建设与思想文化融为一体,贯穿于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心中。
开展“纪检监察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增强业务能力和党性修养,提振纪检监察干部精气神。时刻谨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不断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推行“廉洁、公正、文明、高效”的作风要求,确保干部守清贫、耐寂寞、干实事,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制定印发了纪检监察干部“10条禁令”,明确了举报方式和处理办法,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制定了《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2013——2017)》。进一步完善了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制定《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资格准入制度》等规章制度。印发《靖宇县纪检监察干部约谈暂行规定》,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以交心谈话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与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思想沟通,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给予提醒。
全县纪检监察机关上下唱响了清廉自律的主旋律,多年来未发生违纪问题,廉政意识深入人心,已成为纪检干部的自觉行动。
凝心聚力:为纪检干部搭建演出舞台
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素质提升工程”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制定了《例会和集中学习制度》,确定了“经常性理论学习与实践提升”的素质提升思路,委局领导带头学习,科学安排年度培训计划。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对法律法规必须做到先学先会,熟练运用到纪律审查各项工作中,提高执纪监督的业务能力;把对党的忠诚融入纪检监察干部的灵魂和血脉,确保任何时候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采取记笔记、写心得体会、外出培训、知识竞赛、专题讨论、开民主生活会、室主任授课等丰富而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准则》、《条例》等内容的学习贯彻。
严把纪检干部“入口关”,实行纵向换位体验方式,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进行上挂下派,交任务、压担子,让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建立乡镇纪委与县直纪委、县纪委机关相互交流工作制度,通过挂职学习、下派锻炼和多岗位交流的方式,让他们砥砺品性、增长才干、丰富经验、提高能力。去年,县纪委从基层纪委选拔11名优秀纪检干部到委局机关挂职锻炼。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去年9名委局纪检监察干部通过笔试、面试、培训被确定为全县副科级后备干部。县纪委采用分批次、定标准、重成绩、看实效的方式,制定了轮岗交流方案,有计划地定向轮岗交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加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管理。强化对驻在部门的监督。实施双派驻制度,各县直纪委(纪工委、纪检组)配备专职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制定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每个乡镇配备专职纪检干部,扎实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
县纪委领导班子善于研究并掌握机关干部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动态,从方方面面关心他们,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帮助解决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对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干部,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并提拔使用。去年以来,有16名优秀干部进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12名工作业绩突出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得到提拔重用,1名同志被提拔为副县级领导干部,极大地调动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许多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这里,无论工作和生活,领导都很关心,我们只要努力干好工作就行了。有为的“家长”,将靖宇纪委这个“大家庭”治理得心齐、气顺、风正、和谐。
精准扶贫:春风化雨润心田
“全体干部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到村找准扶贫对象,摸清贫困原因,精细制定扶贫工作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让困难群众实现脱贫。”动员会上,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白金泉对委局扶贫包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县纪委监察局结合包村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方式,成立扶贫工作小组,确定各室主任为成员,并深入村组和群众家中走访调研活动。
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在号准“贫脉”上多下功夫。活动伊始,白金泉书记就带头调研摸底、带头走访座谈、带头解决问题、带头联系帮扶,先后多次深入河南村开展调研指导,到挂钩的村、户,与村干部、贫困户促膝谈心。
“家中有几口人?年收入多少?家中有没有急需解决的困难?个人有什么诉求?”这是白书记和委局扶贫工作组成员进村入户必问的问题。
“我们今天来给县纪委送一面锦旗表达谢意,县纪委真帮了我们大忙!你们是我们的亲人!”
的确,在河南村,靖宇县纪委监察局的帮扶干部视驻地为家,当地百姓也早已把他们当成了亲人。在村里采访,动人的故事听不完——
河南村村民居住集中的姜家沟以前没有安装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出行不仅不方便,更不安全。考虑到村部集体收入不富裕的现状,县纪委出资2万元,县发改局出资2万元,余下不足部分由村集体收入补全,为河南村姜家沟装上20盏路灯。村部健身广场东西各安装1盏,姜家沟上下两条道各安装9盏,共计20盏。路灯设定为每天晚上7点亮灯,4个小时后自动关闭(随着时令变化可作调整)。如今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发出柔和明亮的光,不仅照亮了村道,更照亮村民们的心。
王凤英是河南村人,2014年10月份,丈夫因车祸过世,留下她和读初二的儿子,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王凤英也萎靡不振。正当一家人陷入绝望之时,委局干部室主任、河南村“第一书记”毕海在走访中了解了情况,立即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经过协调相关部门后不仅为其儿子办理了低保,县委书记毕增祥还与其儿子结成帮扶队子。目前,在真情感召下,王凤英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河南村村民刘新建、邓秀彩夫妻二人的三女儿刘玉凤现年35岁,由于出生9个月时患脑炎,导致不能直立行走,不会说话,没有劳动能力,需要监护人24小时照料。毕海走访发现后及时向县纪委汇报,后经县纪委与县民政局沟通协调,为其一家三口办理了农村低保,同时,与县残联沟通协调后,还为刘玉凤申请了一次性救助和一台助行器。
一枝一叶情深意长。纪检干部冒严寒、顶酷暑,走乡镇、进村屯,只要有贫困户的地方都留下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足迹。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都记录着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对群众的爱心和做党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的赤诚之心.....
(来源:靖宇县纪委 撰稿:李瑛 编辑:张心怡)